原标题:牛市真来了?基金经理信心提升分歧犹存
上周五,上证指数突破2800点整数关口,A股市场在2019年以来的30多个交易日内,完成了由熊向牛的预期转变。
多家基金公司发布观点看好A股。仅上周就有招商、融通、宝盈、华安、景顺长城、长信、浦银安盛等多家基金公司表示继续看多A股。 基金经理对今年权益市场信心有所提升,认为市场机会大于风险,可以积极做多。
但这并非所有基金的共识。事实上,对于今年权益市场的判断,基金公司之间仍有很大分歧。有相当部分基金经理不认为今年会出现大牛市行情,短期快速上涨之后,部分基金显得相当谨慎。
乐观与谨慎并存
看好市场的基金经理认为,现在“没有理由恐慌与害怕”。
光大保德信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监戴奇雷表示,“相比去年,我对今年市场的信心更足。当前权益资产风险收益比良好,A股有望结束过去三年的系统性熊市,当前时点可以考虑适当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股市跌了3年,很多股票跌去70%~80%,我们没有理由再去恐慌和害怕。”
金鹰主题优势基金经理陈立对权益市场表现可以相对乐观。2018年权益市场估值和盈利双杀,很多行业的估值回落到历史估值的低位。预计今年投资者信心将有所修复,市场有望转暖,结构性机会显现。如果从更长一些的周期来看,当前整体低估值的权益市场是较好的投资时点。
虽然有大量看多市场的观点,但对今年行情保持谨慎的基金经理也不少。
广发基金策略投资部副总经理李巍表示,国内和国际的问题都没有解决,没有理由特别乐观。全年市场行情可能会震荡而纠结。“市场纠结也有好处,不是系统性向下,就会有结构性机会出现,我们就可以有所作为。”
金元顺安投资总监闵杭对全年仍维持偏中性的态度。“今年A股市场进入筑底阶段,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减税降费力度及基建发力程度都将影响投资者风险偏好波动,市场将会表现为宽幅震荡的波段行情。”
“我认为今年A股不是牛市。”诺德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杨霞辉表示,“现在经济仍处在增速下行阶段,不少行业和公司还没到最坏的时候。”目前金融环境虽然明显改善,但货币宽松上有顶,可操作空间较小,市场将在基本面和预期中反复博弈,震荡波动。今年权益收益产品预期收益率不会太高,产品之间差异较大。
对于市场的判断直接影响到了基金经理的仓位。有基金经理表示,在去年年底业绩预告及商誉减持冲击后,适当提高了所管理产品的仓位。有些谨慎的基金公司则表示,对全年行情维持中性态度,操作上也将维持中等仓位。更谨慎的基金经理则表示,整体依然低仓位运行,仅针对个股基本面的变化进行了调仓换股。
还有部分基金公司对今年权益市场的谨慎看法,不仅体现在投资操作上,也体现在新基金发行上,有公司向记者表示,今年规划发行的权益类基金数量不多。
关注短期快速上涨风险
面对A股的快速上涨,该顺势加仓还是“见好就收”?
万家基金认为,短期市场上涨过快,可能需要进行盘整。但市场有较大概率会走出去年末的底部运行区间。
汇丰晋信分析,后续行情能否继续还要看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的实际效果、上市公司盈利改善程度等。从已披露的业绩预告来看,剔除一次性减值影响之后,上市公司盈利下滑的速度在预期内,业绩修正之后的风险溢价仍处在有吸引力的位置,值得对后市保持一定程度的乐观。当然市场短期波动可能加大,需要规避高商誉和大幅减亏的公司。
中信保诚基金的基金经理吴昊认为,经济不会早于今年三季度见底、见底需要提前两个季度看到信用扩张,本轮经济复苏高度有限。他预计,3月之后,可能存在基本面风险释放的过程。上半年对冲基本面风险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海外资金的持续流入,但如果不考虑海外长线资金的影响,后续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仍然存在。
李巍认为,市场行情能否持续难以判断,投资者要相机决策。“我对市场的看法比较中性。市场还没有涨到让我觉得不可接受的程度,一些经营稳定、能够持续创造价值的股票还没有涨过头。”
看好的行业相对集中
从行业观点来看,基金经理看好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逆周期板块、金融板块、新型制造业与新型基建等方面。
李巍告诉记者,主要有五个投资方向,一是经济下滑,会配置逆周期的板块,包括基建等;二是会配置去年超跌的新经济相关制造业企业,如电子、新能源、风电等;三是全年经济波动较大,预计大众消费品可能有相对超额收益;四是跟云计算相关的领域未来空间足够大,随着TMT反弹也可能会有行情;另外,他预计今年还有几个行业大概率会见底,例如养殖、电子、汽车等。
闵杭表示,看好受益于政策端发力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业,如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同时,看好业绩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较小的逆周期、弱周期行业,如食品饮料、公用事业等。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权益投资总监赵晓东表示,2019年投资的要点是“稳健的基本面+较高的安全边际”,重点关注业务持续增长、竞争力强、公司管理层优秀、整体风险可控的公司。在行业上,重点在消费、金融等行业的优秀公司中寻找机会。
汇丰晋信基金经理是星涛认为,部分去年表现优秀的大盘蓝筹白马股已面临估值过高、增长预期放缓,虽然短期有外资持续流入做支撑,但这部分股票的潜在风险已远大于潜在收益,更倾向于关注估值充分调整且未来业绩能够维持稳定增长的二线白马股。